丝路古道文韵长-365完美体育app最新版下载
> > 正文
2024 01/24 09:55: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丝路古道文韵长-365完美体育app最新版下载

字体:

  文明肇始江河。以4大内陆河水系、19条主要内陆河串起的河西走廊,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演进中贡献独特。

  2600多公里汉、明长城蜿蜒向前,护卫东西交往;5处世界文化遗产、53处石窟星罗棋布,让千年“丝带”闪耀兼收并蓄的文明之光;寓意武功军威、张国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辉煌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历经两千多年仍活色生香;《凉州词》《八声甘州》等古调、绝唱,再现人间万象……

  丝绸古道两千里,文明交汇五千年。进入新时代,河西走廊循古而来,向新而行。在接续不断的守正创新中,一幅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千里文化长卷正徐徐展开。

  多元一体:在石窟长廊探寻文明昌盛密码

  “古刹层层出上方,云梯石磴步回长。”一场冬雪过后,海拔2500多米的马蹄寺石窟变得静悄悄。仍有游客三三两两,踏雪而来,沿着近乎垂直的崖体拾级而上,尽情感受儒佛并存、兼收并蓄的文化气度。

  2023年12月15日,甘肃省敦煌市迎来降雪天气。雪后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银装素裹,景色如画。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郎兵兵 摄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马蹄寺石窟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比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建造的时间还要早。据《甘州府志》记载,马蹄寺石窟原本是晋代大儒郭瑀及其弟子建造的读书讲学之地。此后,佛教沿河西走廊东渐,“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

  从张掖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到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一座座石窟宛如珍珠散落河西走廊。千百年来,这条石窟长廊以得天独厚的文化宝藏,记录了丝绸之路的兴衰,见证着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这是2023年8月7日拍摄的嘉峪关关城景象。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入冬之后,正是“慢游”敦煌、深度研学的最佳时期。走进莫高窟,从犍陀罗雕塑,到壁画上古印度秣菟罗风格的衣饰、帕提亚式的射箭图、波斯联珠纹样,文化元素之丰富多彩,令人不禁惊叹:敦煌艺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从敦煌出发一路向东,依次可到酒泉、张掖、武威等古城。每一座城市都是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走进形形色色的综合性博物馆、专题性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藏品和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立体再现了一条经济上繁荣昌盛的丝绸古道、一个文化上多姿多彩的河西走廊:展陈的古代文献中,不仅有汉简、汉文典籍,还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西夏文文献;展览的器物中,不仅有出自中原地区的丝绸,还有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织锦、罗马的玻璃器皿等,以及东罗马的“金钱”、萨珊波斯的“银币”;展示的雕塑、砖画中,不仅有中原人,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粟特人、波斯人、希腊人……

  这是2023年6月25日在张掖市肃南县拍摄的马蹄寺石窟群金塔寺石窟内景象。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彼时的河西走廊,多文化共融,多民族共存,多宗教流行,虽然深处内陆,却呈现出海纳百川的大千气象。

  如今的河西走廊,赓续了千年文脉,依然在兼收并蓄、自成一体,继续铸就文化新辉煌。

  漫步敦煌,人行道上铺设的莲花纹、石榴纹等花砖,路口矗立的反弹琵琶伎乐天雕塑,以及沙金色建筑外墙等,都彰显着这里的古朴气质。走进敦煌研究院,处处可以感受到厚重文化底蕴背后的科技范、国际范。在一代又一代“莫高窟人”的接续奋斗下,这里创造了众多“唯一”和“第一”: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内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首个基于风险理论的石窟监测预警体系、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首个模拟研究平台“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

  2023年8月3日,在敦煌莫高窟正在保护修缮的第55窟内,一位文保工作者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李贺 摄

  走进嘉峪关,仰观城楼,只见飞檐斗拱,“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大牌匾高悬城门之上,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拾级而上,放眼望去,长城在茫茫群山间蜿蜒前行。近些年来,为了将不可再生的长城文物资源转化为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数据资源,甘肃多地文物部门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遥感测绘等技术,对长城本体及周边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和三维重建,掌握长城局部遗产的变化趋势。通过墙体保护维修等多项技术的创新使用,长城等土遗址筋骨健硕,容颜一新。

  这是2023年7月19日拍摄的祁连雪山与嘉峪关关城。 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 朗兵兵 摄

  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的武威文庙是全国三大孔庙之一,见证了河西走廊的儒学兴盛。从2019年起,甘肃文物部门对文庙和文昌宫院落内的建筑群,以及留存于文物建筑本体中的油饰彩绘实施全面保护修缮,目前累计修缮文物建筑面积已超4000平方米。走进武威文庙,灰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凌空,古树参天,一派静穆庄严与古朴。“书城不夜”等40余块匾额高挂文昌宫桂籍殿前,彰显着这里深厚的文化气韵。

  如今,河西走廊巨大的文化魅力仍吸引着众多人士,或扎根坚守,或乐在其中,谱写以文化人的新篇章。

  追溯当代莫高窟保护史,始终有以常书鸿、段文杰、欧阳琳、孙儒僩、史苇湘、樊锦诗等为代表的年轻人选择放弃优渥生活,来到敦煌甘坐“冷板凳”。仅在文物数字化保护领域,目前“80后”“90后”年轻一代占到八成以上。敦煌研究院每年仍不乏博士研究生前来应聘。

  莫高窟第112窟-壁画-主室北壁-报恩经变之乐舞图。(敦煌研究院供图)

  “敦煌是一片沃土,养育了无数文化人、艺术家。”已经在敦煌生活了近20年的湖南人申洪杰说。2004年的一次旅行,让他毅然决定举家搬迁,将艺术梦想扎根在这里。他将敦煌艺术与擅长的木雕画相结合,开创了自己的敦煌木雕画品牌,在他一笔一刻的凹凸之中,“飞天”动感再现。

  在河西走廊,甘州小调、河西宝卷、凉州宝卷、敦煌曲子戏等,吸纳多元文化养分,成为历久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3年9月12日,演员表演剧目《回道张掖》。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年近古稀的李建成,从10岁起就习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小调,见证文化遗产不断散发时代活力。如今他主导成立的民间艺术团演出场次,从2010年的每年130多场增加至目前的1500场,表演人员平均年龄仅有26岁。

  “我们农忙时听,闲了也唱,甘州人似乎天生就爱这种表演形式。”李建成说。

  采访中,李建成还拿出手机,为记者播放了他的最新作品。雄浑热闹的气势伴着交响乐迎面袭来。这是他与河西学院的教师以甘州小调传统词牌《刮地风》为基础,辅以管弦乐器伴奏创作的交响曲。

  采访途中,记者偶遇来自泉州师范学院绘画专业的研学团队。50多名大三学生来到河西走廊,寻找毕业作品的创作灵感。学生刘丰说,在河西走廊,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心驰神往。

  2023年4月25日,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在拼接壁画图像。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斌 摄

  向新而兴:创新让“绝学”成“显学”

  在万物互联时代,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不再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存在。

  只要点击“数字藏经洞”,就能透过手机的方寸屏幕,“走进”莫高窟这个文化殿堂,开启一场从开窟造像、经卷封藏、重现于世、文物流散到再次聚首的探险之旅。这种“文物 科技”的沉浸式体验,使诸多文化瑰宝以全新的形式重新“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2年2月23日,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正在用手机进行“数字敦煌”体验。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张睿 摄

  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历史上就是兼收并蓄各类文化的前沿。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天梯山石窟因开创了开窟造像的“凉州模式”,对后世的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影响深远;莫高窟“历代延续修建,壁画层叠分布”的特征也成为代代创新的实证。

  莫高窟第217窟-南壁西侧-春山踏青-盛唐。(敦煌研究院供图)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敦煌研究院探索将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我国文物数字化技术在河西走廊率先发展。如今通过数字技术采集的张掖明长城,墙体的土坯肌理以毫米级的精度清晰真切呈现。

  “数字化技术不仅让文物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还能打破时空界限,推动全人类共享文物遗产的价值。”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

  “技术 创意”,使河西走廊上的许多文物火爆“出圈”。

  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敦煌研究院供图)

  在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城,每个地市级博物馆都拥有“出圈”的文创产品。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鸠杖头有“不噎之鸟”的美好寓意,以其为原型制作的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产品成为热销伴手礼;张掖市博物馆的战国铜立鹿生动刻画了麋鹿突然停步的神情,它与传统扎染相结合创作的手工艺品深受游客喜爱;漫步敦煌夜市,游客随时可将模拟莫高窟壁画形态、用矿物颜料画就的“九色鹿”泥板画带回家。

  市场对文创产品的青睐,实际上是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

  大型沉浸式情景舞台剧《天马行》、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大型长城史诗歌舞剧《天下雄关》,以及在敦煌上演的《乐动敦煌》《又见敦煌》《千手千眼》……近几年,许多再现丝路繁盛往来、边塞兵戈铁马、代代文物守护的剧目在河西走廊上演,让人目不暇接。

  2023年9月10日晚,在甘肃敦煌大剧院,演员在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中表演。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渊源自有,匠心独运。

  曾获鲁迅文学奖的甘肃本土作家叶舟,创作了《敦煌本纪》《凉州十八拍》等文学作品,他努力用手中的笔“破译”河西走廊伟大而古老的文化密码。“河西走廊就是我此生的课堂,我写下的每一行诗歌、每一部小说,其实都是在回答提问,在交卷,在加入一阕众生的合唱。”叶舟曾如是说。

  “做艺术,越做心越大。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风格,希望一千年后看现在,也能看到这个时代的特点。”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省级传承人杜永卫说。

  2023年8月9日,演员在《乐动敦煌》中表演。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马宁 摄

  扎根百姓:在烟火气中赓续文明香火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走进古凉州所在地武威市,一片雄浑古拙的汉风建筑群架起“时空通道”,让游客们体验古人参加宴席、观看乐舞、品葡萄美酒的生活,遥想历史上“河西都会”的繁华盛景。

  古今同框,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勾连起来。回望历史,有了丝路古道的百业兴旺,才有河西走廊文化的大交流大繁盛。展望未来,文旅的深度融合发展,为以文化人创造了新的条件。

  这是2023年6月25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拍摄的丹霞景观。 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历史底蕴深厚,便是发展之所在。”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仇健说。

  河西走廊的古代文化,高雅而不高深,总是面向大众。如今,河西走廊正以文化为纽带,邀海内外游人共同体验丝路文化。

  如今,一座座新的“文旅地标”,在河西走廊拔地而起。

  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的悬壁长城(2023年7月15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方欣 摄

  在张掖市临泽县,有一座以本土西游文化为主题的河西民俗博览园——“高老庄”。游客不仅可以在“高员外府”听戏曲、赏秦腔、观看西游文化和非遗展览,还能亲身参与一出“猪八戒娶亲”的大戏。

  进门处,一面西游砖雕影壁与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式院落相得益彰,体现了张掖独特的西游文化内涵。其中影壁刻画的是张掖大佛寺的一幅壁画。壁画中,“西游记”师徒四人与“救活人参果树”“大战红孩儿”等故事情节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但与吴承恩书写的《西游记》不同的是,壁画中的猪八戒被描绘成任劳任怨、勤劳勇敢的形象,他主动为唐僧汲水、为团队挑担,手里握的兵器是狼牙棒。

  2023年4月24日,游客在敦煌鸣沙山上游玩。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陈斌 摄

  “壁画、传说、地名等共同构成了张掖西游文化的遗迹。”张掖河西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葛风玲说,2022年这里入选全国首批西游文化研学基地。

  在明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坐落着全国唯一以丝路文化为主题的方特乐园。九州神韵、敦煌瑰宝、丝路奇遇……这座主题乐园容纳了河西走廊最出彩的文化标签。在高逼真全景影像、增强现实技术、融合轨道跟踪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加持下,游客如梦如醉。

  2023年9月11日,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新华社发(张晓亮 摄)

  14岁的朱荣轩体验完“丝路奇遇”项目后满脸兴奋。他从小就喜欢历史,这场体验让他“乘坐”大雁,“飞跃”畅游丝路,将古老国度的风土人情尽收眼底。“高科技增添了历史的趣味,让人梦回汉唐。”他说。

  在古丝路重镇敦煌,受地处戈壁的敦煌悬泉置遗址启发,创业者陈丽松在此开办了一家“沙州食驿”。据汉简记载,汉代长安至敦煌共设驿站80余处,悬泉置遗址是目前唯一可考的一处。该遗址出土了大量实证中西往来的简牍文献。

  2023年8月7日,游客在嘉峪关关城外骑骆驼。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范培珅 摄

  “龟兹羊杂”“敦煌酿皮”“乌孙缸子肉”……36个美食摊位将兴盛的丝路图景徐徐铺开,1800个灯笼齐亮,身处其中,一口品千里,一眼望千年。

  “文化让商业有温度、有意思。”陈丽松说。在她的想象中,敦煌的酒肆迎来送往各地商贾使团,胡旋乐舞、丝竹齐鸣,成为旅人漫漫旅途的慰藉。

  2023年5月10日,游客在嘉峪关关城景区游玩。 新华社每日电讯记者 马希平 摄

  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焕发时代华彩,近年来西部丝路游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的旅游线路之一。从河西走廊2023年各大博物馆和“文旅地标”的热度来看,平均旅游接待人次比2019年增长约50%。

  仇健表示,文化旅游产业的勃兴带来了人的流动,这必将带来思想文化新的交流,为催生现代文明注入新的历史活力。

  丝路古道文韵长,满目繁华遍地新。河西走廊从历史中走来,正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赓续血脉,以无比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昂首阔步踏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记者 张钦、何问、张睿、王紫轩、方欣)

【责任编辑:黄锐】
网站地图